3月22日
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
3月22日—28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
3月25日下午
福建新闻广播携手“科普叮叮”
开启“行走的科普课堂”
“中国水周”STEAM科普研学活动
跟随两位科学导师
走进福州大学食品健康与安全检测联合实验室
探究神奇的水世界
探寻水的过滤和应用
现场调制一杯有味道的“老盐水”饮料
一起制作咖啡渣香包
【科学导师】
张航 福建省科学学科带头人、福州市科普协会会长
黄璇 福州市科学技能赛一等奖获得者、乌山小学科学教师
活动现场,科学导师黄璇带领同学们从“中国水周”走进水世界,一一了解地球的水资源、海水、过滤等知识,并动手用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实验器材,配制人造海水、过滤人造海水。
科学导师张航将“过滤”这一科学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手冲咖啡壶、虹吸壶等器具的使用原理,指导同学们认识生活中的过滤装置和过滤应用。
为什么有的同学过滤后液体还有杂质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也有过滤应用?
咖啡壶里又有哪些关于过滤的科学秘密?
……
与科学导师一问一答
再加上动手实操
科普课堂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
并产生了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陈鹿可:我觉得我上了这节课收获很多。我知道了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概念,我知道了我们要节约水资源,要爱护水资源。
林诗琦:今天上课让我知道了水的重要性,知道了世界上能供我们人类使用的水是很少的,而且,我在课堂上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像过滤之类的,感觉收获很大。
为了增加STEAM科普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将水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科学导师还精心设计了DIY咖啡渣香包活动,开展咖啡渣香包手绘大赛,制作有味道的“老盐水”饮料给孩子们品尝,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科学导师黄璇说,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让同学们能够理解水资源。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走入到生活中,增强书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养成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福建省科学学科带头人张航表示,此次结合水周开展的STEAM课堂,就是鼓励同学们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尝试。让他们通过科普课堂真正的理解为什么要节水、怎样节水,真正实现新课标、新的科学素养的要求。让同学们应用知识,并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才是举办这场活动的意义,也是作为科学老师一直想达到的一个教育目的。
生活节水五步法
“科普叮叮”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与微爱公益共同打造的青少年科普融媒传播项目。未来,“科普叮叮”将开展常态化科普互动活动,通过行走的科普课堂,传播科学和科学家精神。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