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 > 正文
和投资人/公司高管“头脑风暴”,这门课这么教你学免疫|环球关注
2023-05-22 17:14:52来源:哔哩哔哩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一大关键,高质量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前沿高科技技术人才具有重要影响。本期《本科优秀课程推荐》推送,我们走进《免疫学》的课堂。


(资料图)

因为免疫学知识构架复杂、科研进展迅速,其教学始终是一大难点。在上科大,生命学院副教授王皞鹏执教的《免疫学》课堂,同学们不仅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授课收获免疫学知识,也能在头脑风暴的灵感碰撞中更深刻地理解免疫学对生命科学的显著贡献。

01.

理论课堂,趣味横生

在理论课教学中,王皞鹏老师采用趣味横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过程相当复杂,如何理解这个过程?王老师先是以《工作细胞》等动画为媒介,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一生理过程,再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补充知识细节。

2020级本科生祝瀛浩同学对理论课堂印象深刻。他表示,免疫学作为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方法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名词概念新颖繁多,机理错综复杂,但王老师不仅从专业的角度讲述了各个免疫反应的流程和原理,还在讲授过程中穿插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选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免疫学的课堂氛围在科学严谨之余不失趣味。

这种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工作细胞》是一部很好的免疫学教育动画,”王皞鹏说,“如果学生们在观看时想到了自己曾在课堂上学过的免疫学知识,那说明我的教学是成功的。”

02.

主动输出,学以致用

相较于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主动输出的学习模式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免疫学除了每周的理论课外,还有8周讨论课,讨论主题关注免疫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包括新冠治疗、抗体药物开发、免疫细胞疗法等。同学们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后,需要在讨论课上交流展示,不仅巩固了同学们的免疫学知识,更能引导大家提出相关研究的新思路。

示例①:

开发新一代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是免疫学家研究免疫细胞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今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科研与临床诊断之中。王皞鹏老师设定了这样一个情景: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军FACS领域,多个下一代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已被推出。作为细胞仪公司的翘楚,Cytek中国倍感压力,决定“雇佣”免疫学课堂学生小组,设计一台新型流式的概念机。参与的五个小组都在积极准备后推出了解决传统流式机器瓶颈、具有自己队伍特色的新型流式仪。

讨论课虽是“模拟”,但也有“实战”的氛围。王老师特别邀请了来自Cytek中国的高管嘉宾销售经理吕军开和全国售后服务经理任怡奕参与学生们的讨论课,现场对他们的“流式细胞仪”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点评并评选出最优队伍。吕经理认为,免疫学课程设置科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在讨论课中能看到同学们脑洞大开又不失逻辑的表达,这些设计给从业者也带来了启发。

示例②:

化身创业公司,推销创新细胞疗法项目

免疫细胞疗法利用免疫系统组分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方法。免疫细胞治疗市场与日俱增,将成为未来医药的支柱产业。在本学期最后一节讨论课上,同学们瞄准这一热门领域,五个讨论小组化身starup公司的五个项目组,在天使投资人们面前展示自己项目的价值和前景。

本次讨论课邀请了来自礼来亚洲基金、启明创投、印约医疗基因的资深投资人参与。“不要把同学们当成学生,就看作是startup公司的项目。”王皞鹏表示,希望嘉宾能锐利地对项目作出评价。

同学们在这段“产学研”融合的体验中,不仅巩固了免疫学知识,更在模拟初创公司路演的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专业指点。

“本次课程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经历有天使投资人参与的专业课程,感觉从想法的提出、实验室科研,到产业转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在与投资人“切磋”后,2020级赵敏萱同学表示,“根据天使投资人的意见,我也注意到在进行转化项目的提出时,需要对已有市场进行调研、对竞争项目的进度和临床有一定了解,进行一定的借鉴,做到取长补短,提出更符合需求、更有针对性的想法。”

投资人对参与展示的项目提出专业建议的同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这些想法令他们感到耳目一新。礼来亚洲基金的执行董事苏晓迪说:“这是一次特别好的活动,我重回校园,感受到了学生们在免疫课上的热情。神州青年,大有可为!”徐汉森经理也赞赏道:“同学们都太强了,以后生物科技发展的未来非常可期。”印约医疗基因的张亮经理也认为“同学们都非常优秀,中国生命科学科研大有前途。”

在同学们看来,讨论课也令他们受益匪浅。

2020级本科生李卓雅:“我在免疫学的讨论课中真的收益颇丰。记得首次小组讨论是疫情过去的第一次线下讨论,是关于流式细胞术的改进,我们在讨论室里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一些很酷的想法甚至像是打开了科幻世界的大门。我们会在讨论中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与重构:比如先提出一些脑洞大开的观点,然后再去深挖其中的细节,以不可行性推翻它;或者去想法设法地搜集资料阐明其理论可行性。这也得益于队友们能警觉地发现某个观点的盲点,或者一步步迭代出最终可以展示的方案。我们组每次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线:周四知道讨论课题目之后,周五利用课上知识头脑风暴,根据大致的方向去分开查资料,周日进行汇总,得到项目雏形之后细化,下个周三敲定下来最终版,周四展示。我们甚至不需要提前太多沟通,大家都会很准时地在这几天晚上碰面。这种感觉很像是在芒种时节,一群园丁围着一个坑,在构思怎样让它来年开出新花、结出硕果。这种教学模式很能引导我们自主思考、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而后大胆展示。而每次展示汇报也是很有意思,犹记我自己上台演讲时内心充斥着忐忑与期待,作为听众看到每个人的所学所悟,看见不同的组之间碰撞出火花。我真的很为我所在的组而自豪,也很喜欢这种直接独特的、直接面向企业投资人的演讲模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希望免疫课越办越好。”

免疫学课堂将理论课与讨论课完美融合,用生动趣味的授课方式和立足于基础又无限激发学生无限想象力的讨论课形式给学生们带来免疫学学科的震撼。书本知识做“桨”,科研前沿做“帆”,上海科技大学学子在免疫学的浩瀚汪洋中探寻真知,领悟生命科学的奥秘。

标签:

相关新闻